上海建桥学院2014-2015学年工作要点

索取号:G0300202000-2014-0002发布时间:2014-09-09公开类别:主动公开发布者:陈少东浏览次数:516

一、指导思想

2014-2015学年是学校转型发展的启动之年,内涵建设的落实之年,深化改革的推进之年,新校区落成与搬迁之年,全校上下要主动适应转型发展的新趋势,积极对接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新需求,紧紧抓住本科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机遇,按照民办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深入推进学校的各项改革,全面落实学校的各项工作,力争人才培养取得新进展,师资队伍建设实现新突破,学生工作再上新台阶,国际交流合作开拓新局面,学科建设打好新基础,新校区建设和搬迁再创新成绩,争取打好学校第二次转型发展的第一仗,为明年学校整体搬迁到临港后的新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主要工作

1.全面深入推进两级管理。落实以目标责任制为主体的校院二级管理,完善目标责任制考核指标体系,体现分类指导原则。增强二级学院在事权、人权、财权上的管理统筹能力,逐渐增强二级学院调配和整合统筹经费资源的能力。引导二级学院树立学习标杆,通过标杆管理提升二级学院办学水平。

2.启动专业转型试点工作。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途径,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主要内容,启动专业转型试点工作,通过试点努力建成若干个职业教育特征和专业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专业,并推动其他专业转型发展,学校将从专项经费、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等7个方面予以配套支持。召开教学工作会议。

3.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新修订的2014级人才培养方案并及时总结经验得失,尝试在中高年级融入改革措施。本学年要围绕“三个对接”取得进展,即按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专业建设与国际专业认证标准对接的思路找准专业定位和服务面向、明确职业标准、瞄准专业建设标杆,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做实“1+X”课程考核改革,在部分专业开展“大设计小论文”、“项目代论文”等形式的毕业设计(论文)改革试点。

4.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立产学合作办公室,着力改变多头分散、形不成合力的状况,在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教师互聘与践习、产学研项目、企业培训、学生就业等方面发挥好“牵线人”“立交桥”作用,主动为学院的产学合作做好服务,争取在产学合作相对薄弱、内容形式单一、运行管理机制不完善上有所突破。当前要着力解决校外实习基地利用率低的问题,要明确各学院专业校企合作的年度目标。学校要制订校企合作理事会、专业指导建设委员会职责的指导意见,同时制订支持鼓励教师办公司、建设“校中厂”的相关政策。

5.完善素质拓展学分体系。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委员会将重点从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两个角度对各专业素质拓展计划进行审核。学校要针对职业素养培养制订职业资格考核实施办法,针对科技创新制订配套激励政策,并落实二级学院相应目标责任,同时编制《素质拓展学分指南》以加强度对学生的引导辅助。

6.进一步严格教学管理。完善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制度,重点是强化对督导意见的整改和反馈。引导上课教师从上课点名、作业批改、答疑质疑等基础环节入手抓学风建设,建立任课教师与辅导员、班导师的经常性沟通机制,制订《课程质量评价方案》。通过补习班、考前辅导班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英语四级和计算机一级通过率,保障2015届毕业生学位授予率。

7.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步伐。建立优秀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通过实施校内岗位聘用制度、兼职兼薪政策等措施积极从企业引进教师和技术人员,加强实验、实训、实习环节的技术指导力量,积极从海外尤其是台湾高校引进一批高层次的优秀教师。注意引进有较强学科背景的专任教师和团队,启动校级教学团队建设。指导各学院按照总量控制、结构优化的原则在分析各专业师资队伍基本情况基础上,制定好今后三年的人才引进计划。召开师资工作会议。

8.加强教师队伍培养培训。提高教师的授课能力、知识更新能力、与学生互动沟通能力、产学合作能力,充分完善分类指导的教师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探索学校岗位聘用制度,逐步开展以岗位聘任为主的职称改革。启动建桥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按照分类原则分别制订和实施新进教师、双师型教师、专任教师、实验系列教师、思政教师、管理人员等教师队伍的培养计划。加强优良教风建设,鼓励广大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教书育人上。

9.更加重视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明确干部队伍年轻化的目标,举办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大胆选拔一批优秀中青年教师充实各级领导班子或作为后备加强锻炼和培养。把系主任的培养放在干部队伍建设的层面上提高认识、加强培养,鼓励系主任在岗位上大胆工作。逐步建立系主任竞争上岗机制,加快把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选拔到系主任的岗位上来,进一步提高系主任的福利待遇。

10.逐步改善教师福利待遇。改革分配机制,按照“存量不变,做活增量,强化激励”的思路,在做活增量中采取总量增加、结构调整、加大激励的办法,利用“普惠制、激励制、职务制”多形式提高教师生活待遇,使分配机制更加强调业绩导向和奉献导向,体现多劳多得、绩效优先的原则。强化二级学院的考核权和分配权,通过科学的考核分配机制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更加重视队伍凝聚力建设问题,将改善教师福利待遇和临港政策有机衔接,充分体现教师为本的原则。

11.继续加强学科建设力度。坚持专业、学科、队伍三位一体的建设思路,坚持聚焦重点、强化特色、加强合作、错位发展的学科建设路径,把握好现阶段学科建设的阶段性规律和特点,强化专业龙头、学科支撑作用,对有一定学科基础的学院,采取扶持重点、激励驱动的做法,支持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特别是基于产学研基地的应用研究、合作研究,对成功申报上海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哲社基金的教师给予奖励和支持,更加重视专利工作。通过实施“外脑计划”,引进校外高水平学科带头人作为兼职推动我校学科建设。召开学科建设工作会议。

12.加快中外合作交流步伐。要举全校之力办好国际设计学院、国际商务丹麦班等留学生教育,使之成为上海民办高校的特色品牌。以积极态度推动与美国沃恩航空科技学院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推进与台湾、德国等科技类大学的合作,制定好管理骨干、教师骨干赴德、赴台培训学习计划并付诸实施,促进学校加快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设立专项经费支持部分学生赴境外尤其是台湾私立大学游学。

13.聚焦优良校风学风建设。从一年级开始加大抓学风建设的力度,从培养一年级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入手,明确学习目标,激活学习动力,促使每一位新同学实现由中学生到大学生的顺利转型,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以班级建设为基础,促进优良班风、学风的形成。通过专业教育、考勤、诚信考试、学习预警、师生课下交流等举措多管齐下,进一步改善学习态度和氛围。把全员育人全程育人教书育人是立校之基、强校之本的理念贯穿到学校的一切工作中,贯通第一、二课堂,形成各种资源统筹的局面。

14.继续加强各项学生工作。规范社团活动管理,提升社团活动质量,重点做好科技社团建设,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学科竞赛。做强雷锋志愿者活动品牌,提高学生的参与覆盖率。组织好科技创新月、优秀班级评比等活动,继续做好征兵工作。保持学校就业工作良好态势,争取新学年达到“9890”的目标,即就业率、签约率分别稳定在98%、90%左右。

15.建设和发挥好辅导员作用。以适用、适需的弹性思维,按照“放手使用,工作减负,培养充电,事业定位,提高收入”的方针建设好辅导员队伍,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探索“辅导员助理+辅导员+班导师”三位一体的学生工作模式,引导更多专任教师参与到学生科技创新、学业辅导等工作中来,分担辅导员工作压力。整合德育工作和学生工作资源,召开思政工作会议。

16.平稳有序完成迁校工作。新校区建设要按照确保安全、保障质量、加快进度的思路平稳有序推进,顺利完成各单体结构封顶、水电安装、内外装饰等工作以及校园景观绿化工程施工,要根据新校区实际需要完成新增设备购置及安装工作。要充分考虑未来三年的财力状况,以较高标准谋划好2014-2016三年期间的信息化建设和实验室建设。要科学制定搬迁方案,条件成熟一批搬迁一批,争取2015年7月30日前完成搬迁工作,为2015年秋季学期顺利开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17.启动“十三五”卓越建桥计划编制。要牢牢抓住国家引导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以及上海市成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机遇,全面总结以往办学经验,谋划“十二五”最后两年(2014、2015年)以及“十三五”期间的学校发展规划,在全盘学习台湾教学卓越计划的基础上,启动“卓越建桥计划”的编制,将人才培养计划、教学改革计划、学生发展计划、产学合作计划、国际合作计划、师资培养计划、人事改革计划等7个子计划整合成综合性的改革计划,从根本上体现“为了每一个学生成长”的办学理念。

18.做好三项重要检查评估准备工作。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做好充分准备迎接以下三项检查工作:一是接受两年一度的上海市文明单位创建评审,各学院、部门要进一步夯实创建基础,在特色凝练与宣传展示上做足工作;二是接受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的入校考察,各学院、部门要根据学校统一部署做好准备;三是做好市教委关于非营利民办高校示范校评估检查的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