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推动建桥新发展
——2017年度学校工作报告
校长 朱 瑞 庭
(2018年4月8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校领导班子,向大会作报告,请审议。
一、2017年工作回顾
2017年,学校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主动适应新形势与新任务的要求,稳步推进“十三五”规划落实,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坚持立德树人,“卓越建桥计划”内涵建设不断深入,内部质量体系建设有序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师资队伍数量结构持续优化,学校治理能力和依法治校水平不断提升,在全体建桥人的团结努力和不懈奋斗下,我们继续保持着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党建与思政工作更加深入,政治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1.开展十九大精神理论学习。全校开展“喜迎十九大”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邀请校内外专家以讲座形式开展十九大精神解读、辅导学习,组织安排五次中央文件精神学习会,开展四次党委中心组交流学习、两次总支书记集中学习。干部率先垂范,坚持以上率下,35位校领导、机关干部联系班级,与师生一起学习十九大精神,带动全体党员师生结合使命学、带着感情学、联系实际学,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断深入,十九大精神已成为全校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
2.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进课堂进头脑。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组织保证。成立沪上民办高校首家马克思主义学院,探索实现从思政主渠道育人向“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的创造性转化;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成立思想政治领导小组,印发《思想政治工作实施方案》《思想政治专项整改措施》。二是推动思想政治平台建设。建成占地400多平方米的上海市高校首家雷锋主题纪念馆——建桥雷锋馆,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社会、扩大影响力的重地,接待校内外参观人员已愈万人次。创立“奉献中国”系列课程,至今已开展10讲,校长书记等组成讲师团共同讲授,现身说法引导学生树立奉献意识。增立了13个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项目,27个院级课程思政示范课项目和7个服务学习项目。
3.校园民主建设取得新进展。召开第二届教代会第三届工代会第五次工作会,校党政班子党员领导干部向大会述职并接受代表民主测评。举办工会干部“二级教代会工作”专题培训班,积极推进二级教代会制度,4个学院召开了二级教代会。举办10次“校长接待日”活动,校领导直接倾听教职工的建言建议,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积极筹备“第三届教代会暨第四届工代会”。
4.通过中央文明委“全国文明单位”复查验收。连续14年第七次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同时顺利通过中央文明委“全国文明单位”复查验收,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单位”称号。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认知、践行、传播——深入弘扬雷锋精神德育实践体系建设”荣获全国第九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奖。
5.坚持高位宣传态势,有效开展校园形象策划。传统宣传有突破。全年,人民网、解放日报等中央和地方媒体平台刊播我校新闻报道168条,超历年水平;信息报送多次被上级部门录用,其中关于建桥弘扬雷锋精神的专报被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呈报中央,并被中办单篇录用。校内新媒体管理加强,58个新媒体平台纳入监管范围,网站服务能力提升,建立网站评比机制,进一步明确了各级网站的管理主体责任。完成“新版学生证”的自主设计和印制,2017级新生换发了具有建桥特色的专属学生证。
(二)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生本位观念增强
6.全面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以审核评估评建为契机,全面加强本科教育教学水平。一是教师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本学年抽查听课共242门次,其中综合评价为“优良”以上的占比87.6%。二是推进“以学生为中心”、能力本位、成果导向(OBE)教育理念的落实。以课程建设为基础,出台了11个OBE教学规范性文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学校人才培养标准实施并体现在每门课程教学中。加强课程梳理与排序,形成《上海建桥学院课程建设规划》。三是持续推进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工作。今年新增1个市级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2个校级试点建设专业,校级以上试点专业达到13个。成功申报2门重点课程、1个中本贯通专业、1门精品课程、1门上海市优质在线课程;获市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一项,获奖等级和数量居上海市民办高校第一。四是专业达标评估有序开展。网络工程、日语、新闻学等7个专业全部达标评估合格;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传播学等10个专业已陆续外审。五是召开2017年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全面总结近几年的教育教学经验,为学校下一阶段的教学工作提出了努力方向。
7.招生和就业工作扎实推进。一是招生工作平稳有序。圆满完成2017年既定招生任务,今年我校计划招生5065人,录取本科生4345人,实际报到3983人,本科生报到率为91.67%;录取专科生892人,实际报到833人,专科生报到率为93.39%,本专科学生报到率较2016年有所上升。2017年专升本计划招生214人。截至年末,在校学生数已达16579人,其中本科生13956人。举办2017年上海市本科院校现场招生咨询会,沪上33所本科院校及部分外省市重点本科院校参加,为2万多名考生家长提供咨询服务,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二是升学就业工作再创新高。2017届毕业生3187人,就业率99.7%,签约率95.9%,“两率”创下近年新高。升学的总人数为151人,其中国内考研26人,较2016届有明显上升;专科生考取“专升本”125人。就业质量进一步提升,2人通过专招录取为西藏公务员,20人成功考取三支一扶、村官,2人投身西部,成为支援西部志愿者。
8.学生本位观念进一步提升。以菁英学院、新生锻造营等特色项目为依托,加强学生骨干培养,提升学生“三自”能力;建立学生学习生活全程关怀制度,创新“生涯发展教育”课堂教学方式。加强精准帮困助学,全年发放各类奖助学金878.69万元。注重第二课堂提升学生素质与能力,学术型社团的专业覆盖100%,加快提升第二课堂育人成效。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成立创新学院,整合全校资源,继续在创新创业课程、竞赛、项目三个层面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同时,发挥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孵化作用,成功孵化超过30家创业公司。2017年也是我校学生在创新创业等各类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一年,全年学生各类大赛获奖235项,其中国家级78项,省市级155项。依托学生学习支持中心,完善学生学习支持,加强学风建设。制定《高等数学教学助理工作细则》,推动教学助理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组织和开展多场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比赛和提升学习能力的讲座报告。以表彰先进为手段,发挥优秀学生的示范引领作用。征兵任务超额完成,6700多名男生完成网上兵役登记,114名(男106、女8)学生光荣入伍,较去年也增长24%,我校连续六年获得“上海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三)科研工作“稳中向好”,学科建设步伐加快推进
9.科学研究平稳提升,服务社会经济能力增强。科研工作总体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趋势,全年共获79项课题立项,其中纵向课题51项,横向课题28项;总立项经费417.3万,其中纵向课题立项经费250万,横向课题经费167.3万。项目及经费数均为历年之最。发表各类学术论文204篇,其中核心期刊38篇,SCI、EI、ISTP30篇。编写专著9部。外观设计专利授权63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8项,软件著作权授权9项,发明专利受理49项,共计129项,教师的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有所提升,申报各类科研项目的人员数量明显增加,社会服务意识和能力有所增强。申报发明专利、实用新型、软件著作权的数量和比例明显增加。
10.成功列入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规划。对照学位授权单位申报基本条件和专业学位授权点申报基本条件,边申报、边建设,发现优势、突出亮点,找出差距、补足短板,取得了较明显成效。我校申报了新增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和国际商务、工程(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两个类别三个领域的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成功列入上海市新增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规划。今年新增与江西财经大学开展联合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合作。我校先后已有11名教师被外校聘为硕士生导师,7名教师申报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导师资格。
(四)对外交流合作进一步拓展,国际化办学水平提升
11.境外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学生境外交流数量稳步增加。全年共派出学生389人次,教师89人次,每次派出明确外派人数、目的等,力求派出效益最大化。完成98人次的境外来宾接待,参与组织协调的国际会议2次;学校通过座谈、调研和专题推进会,进一步明确了与国境外高校联合举办的项目在课程引进上的要求。做好来校留学工作。2017年到校授课短期外籍教师18人次,在聘长期外教7名。2017年,我校国际学生工作继续稳步推进,来华留学生短期团组9个共147名。
12.以项目平台建设推动校园国际化。学校继续列入上海市暑期学校项目—中国围棋,2017年获批20万专项经费。学校继续列入上海市政府留学生奖学金项目,2017年拨付45万。经过三年建设,国际设计学院办学逐步走上正轨,开办至今累计留学生151名,其中在籍留学生37人,短期交换留学生114人;中国学生16名。2017年在校留学生共计84名。以语言文化为特色的交流中心选址图书馆五楼,已建成中德中心、日本文化中心、英语中心,为在校师生提供了更为充实交流平台。
13.校企合作重大项目取得新进展。借力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促进专业与企业开展互动。聚焦中国制造2025,推动产教融合基地建设落实,进行项目可行性论证,与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就合作协议、共建协议以及服务协议的文本内容进行协商。在2017年分别组织学院专业开展了两个批次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第一批申报项目有7个项目获得立项,协调学院及专业力量,以项目为抓手为开展实操展示。
(五)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
14.师资队伍数量结构持续优化。一是数量继续稳步增长。全年新入职教职工108人,同比增加27人。二是引进一批高学历高层次人才。2017年引进博士学位教师13人,同比增加8人,高级职称7人,同比增加2人,在引进人员时更加注重结构,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引进,适应学校的发展,不断满足学校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申硕的需要。三是人员流动稳中有降。2017年离校39人,其中教师23人,人员流动数稳中有降,结构不断优化。同时,2017年继签合同214人。四是加强生涯指导促进教师发展。通过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激发教师进取热情,今年38人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申报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也大幅度提升。
15.人事管理机制制度不断完善。一是主动关心在读博士教师成长,在读博士教师中试行学术假制度,这一政策受到了在读博士的好评,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2017年5名教师获得博士学位,今年又有一批骨干教师到国内外名校攻读博士学位。二是积极申报各类人才项目。2017年国外访学1人、国内访学1人、企业践习2人;74人参加民办高校强师工程各类培训项目,3名教师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参加专业负责人培训;外国语学院孔辉获留学基金委项目赴加拿大学习3个月,19位青年教师获得2017年市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
(六)优化校园管理服务体系,保障学校健康有序发展
16.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逐步完善。邀请校外第三方咨询公司作为体系建设与认证辅导,基本按时完成既定的建设任务。清晰二级单位工作框架,建立了一支约70人的内审员队伍,为加强业务能力,先后开展多次校内外培训。完成ISO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梳理和各部门风险点梳理,完成全套四个阶段所有的体系文件,顺利开展一轮内审。
17.机关大部制改革全面实施。印发《关于实施第一轮大部制机构改革过渡推进工作的通知》,机关职能部门由原来18个整合为10部3直属单位,进一步完善机关部门机构设置,增强管理效能,优化管理成本,提高执行力和服务水平,构建与现代大学治理体系相适应、符合质量管理标准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
18.后勤基建保障、安全教育管理双管齐下。新校区二期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已进入到桩基施工阶段,完成艺术设计学院工作室、建桥国际培训中心等30个装修维修项目的改造。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进课堂,全国优秀教师(刘伟山)带头备课。会务服务保障力度加强,成功举办国际心理论坛、拳击赛、图书馆馆长会议、烛光照亮未来山区学生建桥行、“临港建桥”围棋文化周等各类大型活动。
19.信息化建设助力办公办事变革。OA系统和业务流程又一批新的应用上线运行,合同管理、议题申报、意见收集等模块的上线运行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强了业务流程规范。经过了大量的磨合工作,基本实现了财务、采购、经费本整合联动,“建桥小星”已更新到3.0版。校内订餐系统也正式上线,校内师生用餐更加便捷。后勤信息化作为学校信息化先行先试的领头羊,如今已达到业界领跑水平。
20.与地区经济社会融合进一步加强。顺利完成上海市教师资格证笔试、研究生招生笔试考点组织工作,得到上级的肯定。承接上海市政府、浦东团委等单位的18个培训班,不仅创造了经济社会效益,也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面向临港地区所有青少年推出围棋、击剑、舞蹈、国学、机器人少儿培训班,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学校积极争取社会资源支持。今年累计获得地区80余万元项目经费支持,争取并落实60套人才公寓,争取住房租赁补贴公民办同等待遇。以基金会为平台加强资金募集工作。基金会全年共实现总收入98.99万元。
21.图书馆服务教学科研能力不断提升。新增图书5.7万册、电子图书2万册,纸质图书总量达146.7万册;电子图书总量达21.2万册。数据库新增7个,已达97个。全年到馆人数52.7万人次,人均借阅5.8册。数据库访问总量1331万次。其中商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学院人均借阅靠前。为加强基础管理,方便读者检阅,图书馆还完成约60万册图书的倒排架工作。
二、学校工作存在的不足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工作中存在很多不足,主要是:
一是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够完善,质量不够高,特色不够鲜明,标志性成果还不多。
二是师资队伍数量结构质量差距明显。师生比较高,教师数量与日益增长的学生规模矛盾较为突出,特别是高层次高学历人才较为缺乏。
三是离硕士学位授权审核条件差距较大。在科研项目和科研人均经费上存在较大缺口,同时在博士学历教师比例上也存在一定差距。
四是对外合作办学风险显现。前几年陆续开设的几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进展到目前,存在学生管理、课程计划、出国出境等方面的问题,对外合作办学的风险日益显现。
五是师德师风、教风学风没有明显改进。
六是学生安全问题仍需引起进一步重视,发生学生意外伤亡。
针对存在的不足,2018年,学校工作要根据问题导向,继续加大力度,下大力气,发挥优势,补足短板。
三、2018年学校工作设想
2018年,学校工作要围绕“调研年、评估年、建设年”主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应用技术型大学办学定位,坚持“质量核心,教学中心,学生本位,教师主体”工作方针,遵循“育人为本,教学为本,本科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继续实施好卓越建桥计划,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着力在新时期实现新发展。
(一)加强学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切实加强基层党的建设
扎实推进从严治党,深化师德师风建设,开展专题教育,组织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教育,将学习教育成果落实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针对师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调研并形成措施清单,加强系统性、完整性思考,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指导学校顶层设计,推动学校改革发展。
——扎实推进思想政治工作
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引导学生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现实根基、精神实质、科学内涵、历史定位和现实指导意义。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争取列入市级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培育单位,加强思政选修系列课程《奉献中国》的建设工作,继续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建好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举办雷锋精神与高校思政工作学术研讨活动,加大对雷锋精神的研究和宣传工作。依托实体雷锋馆,建设网上雷锋馆,整合教育资源,继续加强学雷锋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
(二)以评促建,持续凸显教学中心地位
——全面落实审核评估迎检准备
继续推进落实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评建工作,加强对日常教学过程资料的规范整理,组织各学院进行教学状态分析并持续改进。做好各部门自评综述的撰写、问题查找和整改工作。加大力度推进专业达标评估,做好网络工程、日语、新闻学等7个专业的外审后续整改工作和软件工程、传播学、工商管理等专业的外审组织工作。
——扎实推进试点和优势特色专业建设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制定完善学校的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对标《上海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推进一流本科建设试点方案》的要求和目标,立足学校办学定位与发展方向,以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聚焦优势、特色的专业群,持续推进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对已有的13个试点专业,加强过程管理和监督检查,促进其发挥引领和示范效应。稳步提升试点专业的数量,发挥规模和辐射效应,全面提升各专业教育教学质量。注重优势特色专业的立项与建设工作,针对条件水平较好的专业,给予立项评审与建设的支持。推进以专业建设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加快学科专业布局结构调整步伐
立足办学定位,坚持需求导向,新增一批契合市场需求的本科新专业。鼓励支持二级学院深化产教融合,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按照市教委高校分类管理、分类评价的实施意见,根据一流应用型高校建设计划、一流本科教育实施方案的部署,利用新校区二期建设的机遇,紧密对接上海市,尤其是浦东新区以及临港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申报新增一批符合需要、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专业,以优化学校办学资源,促进专业内涵建设。以“对接一个产业或行业需要,对接若干企业或一个龙头企业联合办学”的思路,把新增本科专业从一开始就按照特色鲜明的一流本科专业的建设要求开展申报和建设工作。
——推进成果导向能力本位的课程建设
继续对所有课程进行达标及重点建设,继续开展能力本位和成果导向的课程建设,注重对11个OBE教学规范性文件的落实;继续深化以过程性、多元化、多样化为导向的1+X考核方式改革。开展以记录课程教学过程、测量教学目标达成度、侧重课程反思改进为内容的课程教学改善历程报告工作方法改革。关注课程思政和“创新教育”指标点的落实。
——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工作
加强对中兴ICT、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校企合作项目的建设、管理和评估,及时分析、总结合作过程中的得失,夯实合作项目的成果,建出成效,办出特色。进一步发挥企业在专业建设中的作用,逐步促进企业从单纯用人到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转变。对现有校企合作项目进行绩效评估,在确保一定数量的前提下,加强合作内涵、层次、质量和实效。
——探索打造统一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和体系
充分利用校内、校外两种资源,构建本科四年阶段式、一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增开创新创业选修课,开展专业综合实践项目建设,推进创新意识在专业课教学中的渗透。着力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锻造成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的平台,聚焦第二课堂,使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课外科技活动、学科竞赛等形成联动。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第三届“汇创青春”——上海市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等各级各类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尤其是在高年级阶段,探索建立既不脱离专业学习又相对独立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学生自主活动平台,让优秀学生在创新创业、学科竞赛等方面脱颖而出,助力学校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和学校品牌传播。试行灵活的学习制度,放宽学生学习年限,允许学生分段完成学业,支持学生休学创业。
(三)激发活力,深化人事制度综合改革
——切实加快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人才引进方面首要保证“审核评估”“申硕”“教育教学质量”三项中心任务,将师资队伍建设的计划分解落实到专业(学科)及重点课程,优化配备结构,构建优势团队,重点做好高层次学科(专业)带头人、具有博士学位、企业背景的优质教师以及退休返聘教师的招聘服务工作。严格相关指标比例,积极储备优秀人才,做好多层次招聘、全方位培训及灵活的人才引进推荐奖励政策(伯乐奖管理办法)。加强新进教师职前、职中培养培训,严格执行新进教师的坐班和助教工作。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继续做好青年教师提升学历学位、专业发展工程和强师工程工作。继续实施“优秀青年骨干人才计划”,做好干部的管理、培养选拔和教育轮训。做好兼职教师的选配、管理和服务工作,继续开展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继续探索人事薪酬分配改革
巩固和完善以绩效为导向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在教师“分类要求、分类培养、分类考核、分类发展”的分类管理上力求有新的突破。挖掘薪酬分配的潜力,优化薪资结构体系和分配方法。充分体现能上能下、多劳多得、薪随岗走的工资改革策略。继续完善引进博士的薪酬体系及其配套政策。改革特殊劳动关系薪资模式,加强教职工福利和奖励,探索重点人群的中长期薪酬方案。
——制定完善新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管理办法
根据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关于高等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改革的文件精神,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以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发展为本为基本要求,全面考核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专业发展等内容。制定和施行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管理办法,突出教育教学业绩,鼓励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探索建立“代表性成果”评价机制,建立符合应用技术大学办学定位和民办学校特色的、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
——不断完善岗位编制与人员管理
在综合考虑兼职教师聘用的前提下,以学生规模为主,兼顾其他因素,科学核定二级学院的教师编制总数。选择若干二级学院开展试点,施行以编制总数为依据的教学工作量总包干制度。对照各部门工作的实际情况,核定工作职责和人员编制,推进大部制改革。完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基础性资料,完善人事档案管理,以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为契机,系统性的组织编制、修订“岗位说明书”,纳入ISO体系文件并使之发挥实效。确保年内完成各职能部门及二级学院重点岗位人员的岗位说明书修订工作。
——优化目标责任制考核方式
梳理二级学院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内容,将其中主要工作的考核纳入卓越建桥计划的关键绩效指标(KPI)之中。结合年度工作要点,进一步优化卓越建桥计划管考范围和工作内容,析出常规性工作,强化关键绩效指标考核。建立起以关键绩效指标为主、以关键绩效指标考核等客观性考核结果为主的二级学院年度绩效考核体系。根据职能部门的定位和学校发展需要,制定科学的职能部门和个人年度工作绩效考核办法。施行学院和教师个人考核相结合的科研考核管理。
(四)以生为本,加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不断提升学风建设的有效性
将学风建设相关指标进一步细化,将“上课出勤率”“补考缺考率”“考研率”“四级通过率”“科技创新”等作为学风建设的“五项指标”对二级单位和相关部门的工作实效进行考量。定期研讨学风建设过程中存在和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完善学生学习支持中心建设,持续推进教学助理工作标准化、制度化。推进高等数学、英语及专业基础课助教的设立,改进早晚自修的形式并不断提升效果。
(五)把握重点,搭建强而有力的服务保障体系
——深入推进卓越建桥计划和质量体系建设
根据新的二级学院年度绩效考核体系和关键绩效指标,继续做好卓越建桥计划年度重点工作和各项任务的落实与管考。组织落实年度质量管理评审,完善内审机制,适时接受外部审核。继续开展内审员队伍建设和培训工作,梳理风险点和利益相关方要求。继续做好质量管理文件体系建设,编制质量工作白皮书,建立持续质量监控机制。
——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与应用
探索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要从形式的改变转变为方法的变革,要从技术辅助手段转变为交织交融,要从简单结合物理变化转变为发生化学反应。探索基于质量标准,实现课程O2O线上线下融合、面对面教学和在线学习相结合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
——做好学校分类管理的选择和平稳过渡
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上海市民办学校分类许可登记管理办法》,协助董事会认真做好学校分类属性的选择和申报工作,确保学校过渡阶段的平稳运行和持续发展。
——认真做好“十三五”规划中期检查
明确“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任务责任,深入调研“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具体实施情况,摸清现阶段仍存在的问题、不足和解决方案。检验各项任务及分项规划的执行情况与实际成效,分析主要指标和工作的完成情况、主要难点。对已经基本完成、明显难以完成的发展指标进行适当调整。
各位老师,学校的工作取得的各项成绩离不开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希望全体师生员工在新的一年里,继续保持建桥人开拓进取,努力奉献的创业精神,扎实推进学校重点工作,努力使学生有获得感。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同样,成绩也是奋斗出来的!让我们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推动实现新时期建桥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