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领导后厨掌勺,老师们送餐到寝……这家高校年夜饭年味不减

索取号:发布时间:2021-02-10公开类别:发布者:奚丽君浏览次数:458


“虽然身在异乡,但是年味不减。”年关将至,第一次在外过年的上海建桥学院18级国商专业李昊乾同学,并不觉得孤单。28日,他以一张特殊的“全家福”照片记录下学校里浓浓的年味。镜头里,有充当“外卖员”送年夜饭到寝的辅导员,他们送来的餐盒中热气腾腾菜,每一道都由校领导后厨掌勺;有一起参加学校剪窗花、写春联、扮寝室活动,共同迎新年的小伙伴……


舌尖年味足免费年夜饭送上门

寒假里与李昊乾同学一样选择就地过年的师生还有近百位。从回家团圆,众人分享“桌餐”,到减少聚集,一人食用“盒饭”,怎样才能让师生品尝到暖胃又暖心的年夜饭,感受年味?

年味的配方里,既要有家的温馨,又要有大厨的手艺。寒假留校同学的年夜饭菜单里,校领导掌勺的家常菜历来是标配。今年,建桥校领导们们掌勺同学年夜饭餐盒中的“五菜一汤”:红烧肉、红烧牛尾、菠萝鸡块、开背虾、炒青菜、“芋”贵人羹汤。


 


红烧牛尾,是副校长俞晓光的一道“保留菜”。为了让这道象征着“从牛头红到牛尾”的菜,酥嫩软糯,浓香入味,他下午两点就赶到后厨,花数小时慢炖。

校长朱瑞庭烧一道红烧肉,每块125克,分量十足,清香不腻。在他的家乡诸暨,大块红烧肉配上马剑馒头,是一种充满回忆的家乡年味。他希望这道菜也烧出妈妈的味道,让同学们品尝他手艺的同时勾起对家的回味。

菠萝鸡块,是党委书记江彦桥参赛获奖的一道拿手菜品。腌制鸡块,熬制酱汁,都有“秘方”;陈伟副校长做一道羹汤——“芋”贵人,冀望同学们出门遇贵人;顾虑到同学们的口味,四川妹子夏雨副书记为同学们蒸了一道“海味”开背虾;杨俊和副校长则为同学们翻炒了一道营养均衡的青菜炒蘑菇。



出了厨房,校领导们又趁热为学生打菜,在每份打包餐盒里“多添一勺”。整装待发的辅导员们带上打包的年夜饭套装,坐上餐车,马不停蹄将年夜饭送至学生寝室,让学生第一时间享用热饭热菜。


 


这次年夜饭的烧制全程视频直播,2万多人同时在线收看。据悉,从除夕夜到年初六,学校还为留校学生提供了每人每天70元的餐券。新春套餐不仅有汤圆和水饺,还有红烧鲳鱼、油爆虾、红烧牛肉、清炒菠菜、乌鸡汤等。南一食堂作为寒假值班食堂,也每日保障留校师生的三餐,还特别开放美润水饺风味窗口关照特需的留校师生。

 

异乡情意浓传统习俗迎新年


免费的年夜饭之外,这次学校还为留校学生准备了“新春大礼包”及新年压岁钱,里面包括牛奶、坚果礼盒、自热火锅等零食及防疫包等。

收到学校年夜饭和新春礼包时,17级国贸专业专业的张昊激动地说:“学校对我们太好了,荤素搭配,水果酸奶,样样不落。学校还给我们每人一大堆零食、压岁钱和一个医疗包。从每个小细节可以看出,学校对学生们的关心和照顾。”他本来准备在结束了研究生初试后,好好回家过年放松一下,却因突发疫情无法回家,焦虑不已。在校就地过年,感受到辅导员的关心,学校的暖心,他开始安心等待成绩放榜和准备研究生复试。

 


另外,为了让留校师生们感受到年的味道、家的温暖,一起过一个不同寻常的新年,学校还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体育锻练,加强安全教育等方面组织了一系列活动。

28日下午,在北五北六的共享空间,师生们一起剪窗花、写春联、画福字,挥笔写春联,巧手剪窗花,给即将到来的春节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息。“上一次剪窗花还是十年前,今年由于疫情留在了学校,跟同学老师们一起剪窗花、写对联。这个春节虽然没有回家跟家人团聚,也没有团圆饭、烟花爆竹,但却让人格外难忘。”万玲同学表示。

此外,留校师生还可以参加“年味寝室合照打卡”“一封家书”“录制拜年视频”、篮球赛、羽毛球赛、围棋赛、五子棋赛、电子竞技赛、“K歌之王”新春歌曲大联欢、新春品诗会、读书分享会、垃圾分类知识挑战赛、安全知识竞赛、看电影等一系列活动。

 

在校很安心贴心服务全天候



寒假期间,为了确保师生在校正常学习、生活,学校多个部门为留校师生提供过年最贴心的保障。安保、维修、医务室24小时值班,学校宿管轮流值班,辅导员和同学随时保持沟通。

安保叔叔全天24小时坚守在校园一线。测温、扫码、身份核验、登记,一环不落,一丝不苟。24小时不间断校园巡逻,只为给留校师生最安全的校园保障。公寓服务的宿管阿姨24小时轮流值班,负责每天学生进出登记,测量体温,晚间逐一对学生未归寝电话联系,确保学生住宿安全。在位住宿师生提供服务的同时,还会检查园区楼宇楼道卫生,做好夜间安全巡查等,为留校学生营造安全、温暖的氛围……

“每天都能感受到楼下宿管阿姨热情的问候,每次出宿舍吃饭,阿姨们都会热心的帮我们量体温,登记信息,问我们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地方。有时候没有出宿舍,阿姨都会打电话问我们的行踪。我们如果有事情,她们就会及时通知我们的辅导员。”大四正准备找实习的漆星同学,虽然未能与家人团聚过年,但是却体会到了来自学校的一份浓浓的年味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