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教代会暨第四届工代会第四次会议学校工作报告(朱瑞庭)

索取号:G0300111002-2021-1263发布时间:2021-03-17公开类别:主动公开发布者:郏丹红浏览次数:995

坚定方向  稳中求进  谋篇布局  砥砺前行
奋力开启建设一流民办大学新征程——2020年度学校工作报告

朱 瑞 庭

2021年3月17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受上海建桥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委托,向大会报告学校2020年工作,安排部署2021年重点工作,请予审议。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更是应对疫情考验极不平凡的一年。过去的一年,学校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依法治校,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整改工作、20周年校庆和“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为主线,以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保护全体师生生命健康安全为使命,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全力推进“质量革命”,促进学校改革转型,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果:学校顺利通过中央文明委复查验收,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获评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成功获批上海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连续位居上海市分类评价考核民***高校第一。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20中国民办大学排名中,位居校友会上海市民办大学一流专业排名第1,六星级水平专业达8个。

学校这一切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在董事会领导下全体师生员工攻坚克难、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向大家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一、以临港新片区建设为契机,科学谋划未来发展

1.研究制订“十四五”规划。成立学校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决策咨询委员会建言献策,开展师生“我为规划献一策”等活动,召开党委理论中心组会议、中层干部专题会议、座谈会、务虚会等多领域的工作会议,组织了多层面的调研论证,形成了由总体规划、3个专项规划构成的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体系,并将《上海建桥学院“十四五”期间发展规划纲要(讨论稿)》提交六届三次董事会讨论,得到了董事会肯定。

2.提升评建工作效益性及可持续性。紧紧围绕审核评估整改工作,成立审核评估整改工作办公室,针对审核评估专家组提出的问题建议,杨俊和副校长率领党办、教务处、质量规划办、科技处、对外交流办等职能部门走访各学院,听汇报、看现场、深研讨,查摆教学科研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落实措施,完成整改方案及工作报告,通过卓越建桥计划管考,持续推进审核评估整改。

3.扎实推进校企共建各项工作。学校抢抓临港新片区发展新机遇,做到“率先试、出经验”, 全力做强创新引擎,打造临港校企合作新高地,共会签39份校企合作协议。成人学历教育积极适应新形势,新签订4家合作办学单位;与上海自动化仪表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建设“上海智能制造系统创新中心”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汇聚行业一线尖端设备,设备总价值超过4000余万元;与临港集团共同发起建立临港集团产业大学并顺利揭牌。

二、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党建和思政工作创新

4.推进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工作。学校加强组织领导,把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工作作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的现实考题,强化责任担当,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各级党组织切实扛起政治责任,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优势;推动党员干部扛起责任、经受考验,组织开展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及党员干部、辅导员专题活动,大力宣传典型事迹。加强师生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学习生活和毕业生就业指导,认真对接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和市民办高校党工委工作要求,紧密结合本校具体实际,扎实推进党建和思政工作,有效促进改革发展各项工作。

5.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学校把“四史”学习教育融入党委中心组学习,以集体研讨、专家讲座、实地参观等形式,组织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10次,为党委中心组(扩大)成员提供10多本“四史”选读书籍学习菜单,引导干部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通过校领导上党课和发挥“双馆”阵地作用,把“四史”学习教育深入到党员和师生中,“双馆”已成为临港乃至上海地区的网红“四史”学习课堂。

6.推进党建质量提升工程。学校党委积极选优配强专职组织员,进行党支部书记、组织员培训,加强“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和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发挥先进示范引领,商学院党委和珠宝学院教师党支部、信息技术学院数媒软工党支部入选市民办高校党工委标杆院系和样板党支部。成立关工委,建立“五老”队伍。认真承办4项民办高校党工委重点工作,与时俱进开展党建创新性实践探索,积极投入“民创计划”申报项目活动,获得市教卫党委民办高校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项目(民创项目)近10个。4门思政课主干课程成为校级重点课程,其中2门思政课获评市级重点课程。加强机关与各学院党组织合作,将优秀人物、感人故事有效融入思政课,提升了学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水平。宋艳华同志获得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中青年拔尖人才”称号。王旭娜、葛洪波、徐光硕3人获评“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工作者”称号。

7.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围绕“疫情防控”,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开展主题宣传教育和网络文化成果征集展示工作。举办庆祝建校20周年系列活动,出版《廿年磨剑》,逐步形成具有“建桥特色”的制度文化形象品牌体系。优化布置校园环境,将“三座桥”、亲水平台等区域灯光亮化,开发师生校庆礼物、“建桥印象”、“建桥雷锋”等文创纪念品;做精做强“董芷林书画展”等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充实校园生活,管好文化阵地;重视网络文化建设,视觉识别与标识管理进一步规范有效,“建桥”品牌效应逐渐彰显。

三、以教学改革与建设为重点,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8.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扭住课程、质量和评价关键,积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打出“云上组合拳”,构建线上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机制,完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常态化教学运行机制,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加强实践环节,成功举办“上海市民办高校在线教学专题研讨会”;主办“现代化新城建设背景下应用型人才的协同培养”主题论坛等活动,就“产教融合”“产教一体育人”“金专”“金课”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实地调研。

9.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继续深入实施 “阳光工程”,招生生源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实际录取总数5808人,本科生4946人,专科生862人。本科报到率为92%,专科报到率为90.1%。专升本招生共录取991人,报到率为99%,顺利完成各项招生工作任务。2020届毕业生就业率、签约率分别高达97.63%、88.86%,继续保持在本市高校前列。各类体育竞赛、创新创业大赛取得重要突破,“贝碎纸新”项目荣获“挑战杯”市赛三等奖;11个项目获得“互联网+”上海赛区参赛网评评审,《校聘—助力企业人才需求服务商》项目首次入围全国总决赛、荣获国赛银奖。广大学生以实际行动诠释校训,83名学生积极应征入伍,携笔从戎,报效国家;3名学生奔赴西藏基层工作,为祖国奉献青春;85位进博会志愿者“小叶子”争当先锋模范,将雷锋精神带进“进博”。

四、以自主创新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科研和学科建设

10.学科建设持续增强。疫情防控期间,学校本着“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要求,坚持学生学业件件有保障、教学事务事事有落实。质量规划办与教务处联合制定疫情期间听课、评课方案,保证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各院系领导,校、院两级督导听课299门次,校院两级督导听课评价平均得分89.89分,学生线上教学评教平均得分93.46分。学校 6门课程获得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立项;2个项目获得市重点教改项目立项。新增“健康服务与管理”“艺术与科技”2个本科专业,养老服务管理、时尚传播、人工智能3个专业申报备案专业,对接临港地区经济发展的9个专业群产业链逐步形成。

11.科研水平不断提升。科研工作总体情况保持平稳提升状态,共发表论文234篇,其中SCI、EI、ISTP收录26篇;CSSCI、CSCD、中文核心期刊等51篇;专著9部;获授权的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外观设计专利247项。纵向课题39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立项经费164万元;横向课题7项,立项经费47.7万元;首次获批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科研课题立项。《上海建桥学院学报》所刊论文被维普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

五、以人才强校战略为核心,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2.扩大招聘渠道,加强人才引进。针对审核评估专家提出的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问题,学校加大人才引进力度。2020年新进教工共93人,其中教师44人,占比47%;辅导员26人,占比28%;行政14人,占比15%;教辅9人,占比10%。特别注重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博士15人,占比34%;硕士22人,占比50%;正高6人,占比14%;副高10人,占比23%,教师队伍结构及层次得到不断优化。

13.推动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水平。教师发展中心积极开展教学竞赛、教学咨询、新教师培训、教师专业成长社群等活动。充分利用好上海市教委教师发展工程项目、民办高校强师工程项目、“我心中的好老师”评选活动,提升教师能力素养。派出教师参加国内访学项目3人,“产学研”践习项目6人;强师工程新教师培训 87 人,骨干科研培训3人,信息素养能力培训5人,强师工程海外读博1人;申报副高15人,申报中级职称38人;35位教师获得省市级奖项。其中,26位教师取得上海市、长三角教学竞赛优异成绩。作为上海民办高校辅导员研修基地,圆满完成了5场专题培训,组织了上海民办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以及上海民办高校学生工作精品项目申报活动,覆盖上海市民办高校全体辅导员,共计1250人次参加,全方位、多维度提升了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

六、以完善内外联动为举措,全面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14.国际交流与合作活跃。虽受疫情影响,学校始终发挥自身优势,与沃恩航空科技大学保持常态沟通联系,关注学生在美学习生活。中日3+2项目平稳推进运行;美国西俄勒冈大学3+1本科双学位项目5名学生获得双学位;法国南锡商学院3+1本科双学位项目10名学生获得双学位,3名2017级学生赴法攻读;德国维尔道应用技术大学本科双学位项目7名学生获得双学位;美国梅西学院4+1本硕项目签订补充协议,拓展1个硕士学位,11名学生获得录取资格;德国慕尼黑应用语言大学2+2.5本科双学位项目1名学生获得双学位,5名学生在德继续攻读;英国提赛德大学3+1本升硕项目合作专业拓展至国际贸易专业,现有4个专业开展合作;英国索伦特大学课程合作项目5名学生获得录取资格。

15.本升硕项目提质增效。学校挖掘现有项目潜力,提升层级,拓展合作专业,积极稳妥推动国外优质院校优质项目落地,学校海外知名度稳步提升,教育开放度和国际化水平上有了新发展。新签署MOU院校3所,拓展合作高校项目2所,续约3所,正在沟通续约10所,新增Erasmus欧盟奖学金计划合作学校1所。修订了《上海建桥学院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管理办法》,进入了规范管理、稳定发展、稳步提升阶段,至此已有6届25位研究生毕业,已有18位教师获得硕士学位研究生导师资格,为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权打下了良好基础。

七、深入实施卓越建桥计划,不断完善内部治理体系

16.“卓越建桥计划”引领改革发展。2020年“卓越建桥计划”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精神,立足“十三五”收官,对标上海市高校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共制定学校年度质量目标13个,职能处室共18个分项计划,32个具体项目,60个绩效目标。二级学院KPI考核共计18个考核指标,另有加减分项共8项,各项目进展落实情况良好。

17.切实加强基本保障。校区基础建设稳步推进,完成了二期工程竣工档案验收、规划综合验收、竣工备案、房屋实测、契税申报等工作。完成了校园三期建设工程项目前期报建、施工图设计、工程招标任务,实现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完成了暑期大修及装修改造工作,包括工程训练中心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南十三宿舍、建桥教育办公区、艺术设计学院展厅、珠宝学院多功能厅配套贵宾室装修等装修改造任务。

18.扎实推进内部质量管理改革。学校完成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内外审,其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得到有效检验。加强财务、审计过程风险控制,资产、财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办学经费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图书资源不断丰富,校园网运维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后勤信息化与智慧校园水平不断提升。推进教职工生活福利保障,为教职工排忧解难,积极帮助教职工办理双限房分配、居住落户、社保,各项劳资服务热情周到,教职工收入水平稳定提高。劳动教育基地投入使用、“垃圾分类”及“爱粮节粮”等项目开展实施,进一步提高了师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认真推进校务公开,民主管理机制不断发挥,师生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有效保障。工青妇组织各项工作有声有色,环城健步走等活动深受教职员工喜爱;广大校友心系母校,爱心捐资助学;民主党派等各界人士在学校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学校按照上级部署要求,保持高度警惕,增强忧患意识,持续盯紧“入城口、落脚点、流动中、就业岗、学校门、监测哨”等关键点关节点,“建桥i健康”信息化平台火速建立并有效开展;后勤保卫人员立足全局应对各种挑战;安保中心24小时巡逻职守,测温、登记、扫码严格操作;物业服务中心宿管人员、保洁人员全面做好校园卫生整治工作;全校师生众志成城,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外放输入、内放反弹”各项工作,严密闭环管理链条,确保将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到位,持续推进“平安校园”建设。王邦永同志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傅佳喆同志被评为“上海市抗疫工作先进个人”,曾榕玲同志被评为上海市学校后勤保卫系统“2020年度感动人物”。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学校艰苦创业奋勇拼搏的一年,是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的一年,是学校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日益增强的一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是上级领导关心支持的结果,更是全校师生员工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结果。总结这一年来的奋斗历程,我们深刻体会到:学校办学和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在一切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把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始终坚持走内涵式发展、特色发展的道路,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特色优势;必须始终坚持践行以人为本,坚持师生员工的办学主体地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汇聚起助推学校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确保培养的学生能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及所面临的诸多挑战:疫情防控风险仍然存在,人多、区域广,安全管控压力增大,安全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应急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有待加强;二级学院办学活力不够,教学质量和社会美誉度还有待提高,教师队伍不够稳定,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少数干部和员工不担当不作为,存在形式主义和混日子思想;高水平高层次人才缺乏,高水平高质量成果匮乏;学校资源始终处于“紧平衡”状态,校园文化建设比较薄弱;治理体系还需完善,治理能力还需提升,学生对课程质量、教室桌椅、宿舍配套等还有不满意的地方;分类选择后面临“危”“机”并存的挑战,如何有效控制营利性办学带来的风险,更好激发市场化办学的机制优势,需要全体建桥人高度重视,群策群力。

2021年,是极其特殊的一年,是意义重大的一年。这一年,是我们加快推进审核评估整改工作,查找不足、解决问题的一年;这一年,也是学校第三个十年以及“十四五”规划的开启之年;这一年,更是我们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的一年。

机会稍纵即逝,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在这个关键节点,我们不能等待、不能观望、不能懈怠。2021年的工作,要进一步发挥“卓越建桥计划”在学校综合改革、转型发展中的统筹作用,在提高校院二级履职水平、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健全教师评价制度、改进学生评价方法等方面的导向作用,紧紧围绕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坚持产教融合办学、深度推进教育国际化、高起点规划智慧校园建设这4项“十四五”规划的重大任务,细化方案,扎实推进,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强化立德树人,凸显德育为先。构建和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出台通识教育实施方案。牢筑思政铸魂育人阵地,大力做好建桥品牌文化建设,深化劳动教育创新举措,推进“三位一体”和心理健康教育,全面促进学风改善,营造良好第二课堂环境,精准施策就业促进。二是要坚持质量标准,加强人才培养。优化“卓越建桥计划”实施路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确保教学秩序有序稳定,推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深入实施质量工程,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激发创新创业教育活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继续努力推进申硕工作。三是要加强队伍建设,激发教师活力。出台教师分类考核综合评价试点方案,加快教师职业能力培养,改善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推动科研能力和水平提升,为申硕夯实基础。四是要提升服务水平,形成办学合力。开拓对外合作办学新路径,提升对外交流合作内涵,进一步做好招生宣传,开展师生“实事工程”,加强师生公众服务水平,推进信息化运用保障能力,稳步推进校园基础建设,提升师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五是要坚持依法治校,强化内部管理。推进“十四五”规划编制实施,完善校院两级治理,提升学校法制、普法水平,完善经费投入使用效率,加强后勤服务现代化,强化学校安全工作,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各位代表,我们走过了极其不平凡的2020年,如期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的主要任务,为实施新的发展规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21年,我们更要强化组织领导,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抓紧谋划推进学校改革建设,做好巩固拓展“十三五”成果同新年度工作有效衔接;我们更要迸发智慧、激发活力、创新思路,夯实学校发展基础支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我们更要进一步认清实际,瞄准目标,跟踪分析,主动设计,确保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我们更要以敢闯的勇气、会创的本领,同舟共济,一起开启建设一流民办大学的新征程!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