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加强上海民办高校学生工作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2024年上海民办高校学生工作论坛于12月18日在我校珠宝学院四楼报告厅举行。上海市民办高校党工委副书记江鸿波,上海建桥学院创校校长黄清云,上海震旦职业技术学院原党委书记黄晞建,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原副院长范文毅,上海建桥学院副校长陈伟,以及16所各民办高校学工部长、二级学院副书记和辅导员180人参加论坛。论坛由上海建桥学院学工部长张巍主持。
开幕式上,上海建桥学院副校长陈伟致欢迎辞。陈伟表示新时代背景下学生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这对学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好地开展工作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深思的问题。她强调,学生工作者必须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和方法,共同探讨民办高校学生工作新路径。
在上午的报告环节中,黄晞建以《辅导员学科专业群的建设》为题,阐述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目标,他分析了学生思政学科专业的课程建设,并指出学生思政学科专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在学科和专业群建设。黄清云以《教育强国和学生工作》为题,讲解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理论和政策,对知识、教育和应试教育进行分析,并分享了他对学生工作的几点思考。范文毅以《行为、管理边界,重在育人》为题,探讨了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工作指导思想,他从当下大学生的特点入手,提出辅导员工作就是要守正创新,守住管理边界,有效发挥好自己的人格魅力。



下午的专家报告由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魏冰和同济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李睿主讲。魏冰报告的题目为《以三个文化提升思想引领激活教育强国建设中的青年担当》,她从三个方面介绍了东华大学在文化育人方面的实践经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思政教育体系,夯实文化自立自信根基;将革命文化、红色文化融入行走的思政微课,激发当代青年奋斗精神;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社会实践大课堂,涵育文化自强的大情怀。李睿报告的题目为《陪伴学生共同成长》,他从自己的工作经历以及身边人、身边事的角度出发,讲解辅导员的使命和担当。


论坛期间,还为优秀工作案例的辅导员、学生工作优秀成果获得者进行颁奖。各民办高校辅导员分享自己的工作成果。



江鸿波在总结发言中强调,辅导员应立足专业和经历,努力成为专家型辅导员。他总结了辅导员工作的四个方面:系统性教育、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和综合性协调,并勉励大家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用心做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论坛的成功召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具体行动,展示了上海民办高校育人成果,提升了上海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提高了育人的实效性,也为辅导员今后的工作搭建了交流的平台。
(撰稿:张翠芳 来源:学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