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远景目标纲要》《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上海市教育改革和发展“十四五”规划》《上海市民办教育改革和发展“十四五”规划》《上海建桥学院“十四五”期间发展规划纲要》,以及《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国家产教融合试点核心区建设方案》等文件精神,以建设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为宗旨,结合我校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本规划。

一、“十四五”期间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以及《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等文件精神,对学校“十四五”期间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需要全校上下从思想、认识和行动高度,统一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切实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要求上,坚持“质量核心、教学中心、学生本位、教师主体”工作方针,“育人为本、教学为本、本科为本”教育教学理念,积极顺应教育现代化推动的教育模式变革与创新趋势,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积极探索增值评价,逐步健全综合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办法更加多元科学。

上海在新起点上全面深化“五个中心”建设,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提出的强化“四大功能”要求,上海城市功能发展的需求转型升级,要求民办高校在育人目标、专业设置等方面找准发展定位,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提升学校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上海市建设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方案》通过后,一系列重大改革政策陆续出台,大大促进上海高校推进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积极性,促使民办高校只有不断通过制度创新才能开拓和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新空间。

临港新片区“宜业宜居”现代化新城建设任务和“五个重要”建设目标等,对临港新片区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据临港新片区打造“1+1+X”产教融合发展格局和示范性实验实训基地、生产性实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目标,需要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机制等开展更深层次的改革和创新。

依据上海市高校分类评价的实施情况,学校需要进一步强化应用技术大学办学定位,对标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增强有特色、高质量办学优势。部分民办高校已获专业硕士学位授权和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我校近年的生均课程数、师均科研经费等质量性指标已低于部分同类院校。“麦可思”2019届本科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报告数据显示,部分专业与行业、产业的对接,专业特色及学生满意度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改善。

二、“十四五”人才培养工作总体发展思路(学科建设)

(一)发展思路

 “十四五”期间人才培养总体目标是:坚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着力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落实落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完善“核心素养+能力本位+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专业硕士培养体系,提升人才培养层级;大力推动“互联网+”等教学新形态改革,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和产教融合内涵,推进国际化办学向纵深发展;提升教学治理能力,强化科研对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作用;改进教学评价方式,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主要指标

项目

指 标

2025

指标属性

本科专业数(个)

45

约束性

市级一流专业(个)

10

约束性

国家级一流专业(个)

2

预期性

硕士专业学位点(个)

1

预期性

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个)

2

预期性

市级(临港新片区)产教融合示范基地

3

约束性

通过认证本科专业数(个)

5

预期性

新增市级一流课程(门)

5

约束性

国家级一流课程(门)

3

预期性

新编教材(本)

30

约束性


年度科技经费(万元)

2000

约束性

年度纵向科研项目经费(万元)

400

约束性

市级(含临港管委会)科研平台(个)

3

约束性

年度SSCI/SCI/EI期刊论文(篇)

30

约束性

年度发明/实用新型专利(项)

100

约束性

科技成果转化(项)

5

约束性

市级科技成果奖(项)

2

预期性

三、重大任务

(一)实施学科与科研重点突破战略,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依据硕士授权单位及学位点指标要求,紧扣重点、补齐短板、提升优势、凸显特色、全面提高,实现办学层次新突破。

1.在重点建设的学科专业强化科研要求,在若干优势学科专业中培育重点科研方向和科研团队,对接上海市科委、经信委、教委、哲社办和国家相关科技计划,争取承担纵向课题能力较大提升;充分依托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和重点项目,培育校企科技合作课题,协同推进横向课题合作与成果转化;建立高水平科研成果导向的校内激励机制,完善科研服务与管理制度,激发科研活力;实施教师科研考核任务要求和相适应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科研经费年到款、高水平研究论文、市级科技成果奖均有较大增长,为“十四五”实现“获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战略任务奠定基础,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支撑。

2.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以临港新片区为依托,深入开展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亟需的应用型学科和专业建设。推动相关学科专业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建立实质对接、实际合作、深度融合关系,获得一批与行业、企业等有实质性人才培养、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合作项目及成果,体现办学定位及办学优势与特色。加强师资队伍科研能力建设,不断丰富专业内涵和建设成果,培育高水平项目和重点实验室。完成学校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并有1个以上硕士专业学位类别通过授权审核。

3.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实施分类分层次建设原则,明确国际商务、新闻与传播作为强化建设学位点,电子信息、旅游管理、机械、材料与化工作为重点建设学位点,艺术、金融、工程管理、翻译、会计作为培育建设学位点。2023年基本建成较为完善的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制定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建设研究生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强化教师对学生学科前沿引导、科研方法与学术规范指导作用;推动本科生参加教师科研团队,为提升本科生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提供支撑,培育研究生生源;探索本科生、研究生部分课程一体化,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条件。进一步做好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

(二)实施深度产教融合战略,着力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

产教融合是应用技术型大学的鲜明特征,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抢抓上海建设国家级产教融合型城市、临港新片区国家产教融合试点核心区建设的机遇,实施深度产教融合战略。

1.建设市级(临港管委会)产教融合重点示范基地与产教融合重点项目。以临港产业大学为牵引,以市级和国家级产业学院建设为抓手,以“引智、聚能、融合、创新”为目标,打造“数字经济、智能制造、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大健康、文创”等产教融合共享平台,建设2-3个以跨专业及学科专业交叉的校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7-8个以围绕专业特色为主体的院级产教融合项目。

2.引进社会资源共建教学科研平台。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共建思路,加强“上海智能制造系统创新中心”“集成电路产教融合示范项目”等建设,使之成为市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校内产学研合作基地、临港新片区重要科普基地。通过在校内建设一批能支撑相关专业群的校企联合共建产教融合示范平台,进一步提升学校服务社会能力。

3.建设产教融合示范专业和示范团队。打破校内各类资源壁垒,打通校企人才流动渠道,探索建立教师的校企“双聘制”和“双身份”体制,打造若干个产教融合示范专业和示范团队,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功能、科研应用再造功能和社会服务循环功能。将行业企业真实案例项目作为理实一体化和产学研用能力提升的载体,丰富专业课教学内涵。

四、主要举措

(三)加快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更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按照学校“立足临港、融入浦东、服务上海、辐射长三角”的服务面向定位,聚焦临港“宜业宜居”城市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围绕临港新片区产业导入和人口导入规划、把握上海“两个区域、三个领域、四大品牌、五个中心”建设新机遇,推进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的融合。围绕数字经济、集成电路与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文创等新兴产业和大健康、教育等社会事业,积极申报新专业。至“十四五”末,学校本科专业总数达到45个左右。通过对专业结构布局的优化和调整,理工科专业占比控制在30%左右,基本形成以管、文、工三大支柱学科门类为基础,经、管、文、工、艺术、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生态,更好地为临港新片区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服务。

适度发展高水平职业技术教育,依托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产业大学,开展深度产教融合,培养高水平应用技能型人才,培育职业教育一流课程和一流专业,打造职业教育特色教学团队,力争在市级及以上各类技能大赛中取得更多佳绩。

(四)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依托国家、市、校三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以“四新”专业建设标准,改革传统专业内涵,优化人才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加快构建“1+X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新工科”、“新文科”专业。发挥一流专业引领与示范作用。

OBE理念引导,以专业认证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内涵建设,推动专业改革进一步深化;支持和推进一批专业通过各类专业认证。

进一步完善招生计划与培养质量挂钩的动态调整制度,支持二级学院开展专业调整,探索分类评价机制,不断完善“学科建设链-产业支持链-人才培养链”的联动发展,满足高层次高质量应用型人才需求。

(五)加大课程资源建设,深化教学内容改革

构建由校级“金课”课程、上海市重点课程、上海市一流课程、国家级一流课程示范课程组成的课程建设体系;推进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必修部分补齐学生核心素养短板,选修部分进一步优化课程群结构,补充中国传统文化、音乐艺术教育、跨专业选修等板块,建设若干门彰显“建桥基因”的公选课程;建设好沟通写作、数理逻辑、艺术教育、体育等4类课程。

建立核心课程及课程教学团队负责人制度,对标“新工科”和“新文科”专业内涵建设,开展新一轮课程体系与内容改革;完善学校课程中心功能,引进和建设1000门与我校人才培养定位相适应、体现深度产教融合、深度国际化、创新创业特色的优质网络课程,实现课程网站全覆盖。

充分利用线上优质教学资源,多举措建设各类课程,扩大课程供给,至“十四五”末,生均课程数大于0.15门。

引导和支持教师积极探索并不断完善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教学新模式,推动线上教学、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模式改革进一步深化;以能力为导向的多元和多样化 “1+X” 评价方式的改革为引领,强化教师针对各专业的能力目标,设计、实施考核评价改革,提升教学内容的难度和挑战性,鼓励综合性、开放性大作业研发以及结构性项目学习研发,为学生终身自主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强化教材建设的重要地位,在课程采用教材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四类”新教材要求基础上,以人才培养重大任务成果为基础,加大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教材体系建设,出版一批体现学校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的高水平教材。

五、保障措施

(一)制度保障

探索校院二级管理机制与模式改革,建立二级学院分类评价与考核体系,充分激发二级学院办学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卓越建桥计划”年度实施要点、绩效目标和KPI指标为抓手,确保工作落地、完成到位。完善ISO90012015质量标准内涵与教学质量内涵相结合,促进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建立学习型、研究型、服务型高效人才培养治理体系,改进和完善教学例会制度,聚焦人才培养环节中重点问题,建立协调机制,明确任务分工,细化实施方案。完善科研考核与激励制度,建立与市级有关科研管理部门对接机制,创造科研氛围。建立深度国际化教育“政策特区”机制和模式。

(二)资源保障

加强人才培养经费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研究,加强教育现代化经费投入比例,探索建立经费执行质量和绩效评价机制。

保障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确保教学资源、教学场地等条件符合硕士单位授权审核,以及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审核评估需要。


内容选自《上海建桥学院“十四五”期间发展规划纲要(中期修订稿)》(学科建设部分)